查看原文
其他

划重点!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提“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

杨矞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到“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将其作为文化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可见其重要性。但真正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还需首先明确以下基本问题:一是何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二是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三是如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十四五”规划都相继提到“现代产业体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政策概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目前学界关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内涵的相关阐释大多以此为基础。参考国内学者们的学术观点,可以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理解为,以现代化高新科技为抓手,以要素为支撑,以现代化制度为助力,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为核心,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有效反映当前世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并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


具体而言,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具有价值引领性、创新性、融合性、协调性、开放性等特征。价值引领性是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新性是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化;融合性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文化及相关产业不断渗透融合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性是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注重区域文化产业协调,更加注重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让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众共享文化经济发展成果;开放性是指随着我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的重点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内涵丰富、涉及面广,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守正”,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同时,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具有市场属性,应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创新不断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要。


二是产业与事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仍要以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和模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供给与需求关系。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供给上既存在“量”和“质”的不足,又存在结构上的供求失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有效供给,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


四是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文化即不能孤立发展,也不能无原则地开放。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全球大流行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的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要想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可以从内容生产、产业优化、市场培育、制度改革、合作开放等层面发力。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引导文化产业创作生产。适应新时代文化生产和消费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通过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提供和生产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结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提供和生产更多反映中国特色、时代发展变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民众消费, 营造文化消费的氛围, 让文化消费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产业链基础。全面推进“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生态、信息、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提高相关产业文化内涵、创新力,推动文化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化发展。优化文化存量产能结构,加速产业升级。依托“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创新工程,加强文化内容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优化文化产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


三是以要素支撑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建设,更好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文化市场活力。充分发挥科技与信息化等基础优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优化文化产业的资本供给,为文化新业态的壮大和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四是以制度改革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支持新业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支持文化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等政策方法,提升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能力。重视政府的理性主导,加强文化市场法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各级党委对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导向的把控力,在此基础上推动政府管理向服务型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减税减费,为文化企业减负,鼓励更多非公资本参加文化建设,刺激相关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


五是以区域协同加快构建产业开放新格局。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尤其是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城镇和区域发展空间,释放重要文化圈、文化带的资源整合效应和集聚效应。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和畅通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渠道,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开放合作和国际竞争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价值链治理能力和参与国际分工的收益,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走出一条“双循环”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盛朝迅.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瓶颈制约与破除策略[J].改革,2019(03):38-49.

[2]芮明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目标与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8(09):24-40.

[3]范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两大支撑——专家谈“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光明日报,2013-11-18(05).


图文 | 来源于言之有范

美编 | 赵凯强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 · 推荐

解锁Z世代 | 双循环格局下的文化消费新主力

数字升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顶天立地,文化强国建设呼唤人才培养新变化

中国的文化产业:站在历史的交汇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